肺結核可通過病原學檢查、影像學檢查、免疫學檢測、臨床癥狀評估及流行病學史篩查等方式排除??焖贆z測方法主要有痰涂片鏡檢、分子生物學檢測、γ-干擾素釋放試驗、胸部X線檢查及結核菌素皮膚試驗。
1、病原學檢查:
痰涂片抗酸染色鏡檢是診斷肺結核的金標準,通過顯微鏡直接觀察痰液中是否存在結核分枝桿菌。分子生物學檢測如GeneXpert技術能在2小時內檢測結核桿菌及利福平耐藥性,具有快速、敏感度高的特點。連續(xù)3天晨痰送檢可提高檢出率。
2、影像學檢查:
胸部X線可發(fā)現(xiàn)肺部浸潤、空洞、纖維化等典型結核病變,CT檢查能更清晰顯示微小病灶分布?;顒有苑谓Y核多表現(xiàn)為上葉尖后段或下葉背段斑片狀陰影,需注意與肺炎、肺癌等疾病鑒別。
3、免疫學檢測:
γ-干擾素釋放試驗通過檢測血液中結核特異性抗原刺激釋放的干擾素水平,能區(qū)分自然感染與卡介苗接種反應。結核菌素皮膚試驗(PPD試驗)注射72小時后觀察硬結直徑,但無法鑒別活動性感染與潛伏感染。
4、臨床癥狀評估:
典型肺結核表現(xiàn)為持續(xù)2周以上咳嗽咳痰、午后低熱、夜間盜汗、體重下降。但約20%患者癥狀不典型,需結合其他檢查綜合判斷。密切接觸史、免疫功能低下者是高危人群。
5、流行病學史篩查:
詢問患者近期是否接觸過肺結核患者,是否來自結核高發(fā)地區(qū)。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高風險人群應定期篩查。居住擁擠環(huán)境、營養(yǎng)不良等因素會增加感染概率。
保持室內通風良好,每日開窗換氣3次以上;保證蛋白質和維生素攝入,適量增加牛奶、雞蛋、瘦肉等優(yōu)質蛋白;進行適度有氧運動如快走、太極拳增強免疫力;咳嗽噴嚏時用肘部遮擋,痰液需消毒處理;確診患者應嚴格完成6-9個月規(guī)范治療,密切接觸者需進行預防性篩查。出現(xiàn)持續(xù)咳嗽、不明原因消瘦等癥狀時應及時到結核病定點醫(yī)療機構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