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體重增加可能與血糖控制不佳、胰島素抵抗加劇、藥物等因素有關。糖尿病體重管理需綜合調整飲食結構、運動方案及藥物使用。

1、血糖控制不佳
持續(xù)高血糖狀態(tài)會導致胰島素分泌異常,促進脂肪合成。當血糖長期超過正常范圍,未被利用的葡萄糖會轉化為脂肪儲存,尤其容易堆積在腹部?;颊呖赡艹霈F多飲多尿但體重不減反增的現象。需通過動態(tài)血糖監(jiān)測調整降糖方案,如遵醫(yī)囑使用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或阿卡波糖片等藥物。
2、胰島素抵抗加重
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胰島素抵抗,隨著病程延長可能進一步惡化。胰島素敏感性下降會促使胰腺分泌更多胰島素,而高胰島素血癥會抑制脂肪分解。這種情況常見于腹型肥胖患者,伴隨黑棘皮病等皮膚改變。改善措施包括增加有氧運動、使用胰島素增敏劑如吡格列酮二甲雙胍片。
3、降糖藥物影響

部分降糖藥物如胰島素促泌劑格列美脲片、胰島素注射液等可能引起體重增加。這類藥物通過促進葡萄糖利用和脂肪合成發(fā)揮作用,長期使用可能導致體脂率上升。若出現明顯體重增長,可咨詢醫(yī)生調整為鈉-葡萄糖協(xié)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如達格列凈片等對體重中性或減輕的藥物。
4、飲食結構失衡
過度限制主食導致蛋白質脂肪攝入超標,或誤認為無糖食品可無限食用,均會造成熱量過剩。典型表現為四肢消瘦但腰圍增大,可能與過量攝入堅果、油炸食品等有關。應控制每日總熱量,用雜糧替代精制米面,增加西藍花等膳食纖維豐富的蔬菜。
5、運動量不足
缺乏有效運動使熱量消耗減少,肌肉組織流失進一步降低基礎代謝率。常見于久坐人群,可能伴隨下肢水腫等癥狀。建議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游泳、快走等,配合抗阻訓練維持肌肉量。運動前后需監(jiān)測血糖防止低血糖發(fā)生。
糖尿病患者體重管理需要定期監(jiān)測體質指數和腰臀比,每3個月復查糖化血紅蛋白。飲食上采用低升糖指數食物分餐制,避免高糖高脂飲食。運動建議選擇餐后1小時進行,注意預防運動損傷。若調整生活方式后體重仍持續(xù)增加,需及時就醫(yī)排查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并發(fā)癥。保持規(guī)律作息和良好心態(tài)對代謝調節(jié)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