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3天左右出現(xiàn)咳嗽流鼻涕可通過多喝水、保持空氣濕潤、服用止咳化痰藥物、使用抗組胺藥物、就醫(yī)檢查等方式緩解。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受涼、免疫力下降、過敏反應、繼發(fā)細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多喝水
適量增加溫水攝入有助于稀釋呼吸道分泌物,緩解咽喉干燥和咳嗽癥狀。每日建議飲用1500-2000毫升溫水,可分次少量飲用。避免飲用含糖飲料或酒精類飲品,以免加重黏膜刺激。若伴有發(fā)熱癥狀,更需注意補充水分預防脫水。
2、保持空氣濕潤
使用加濕器將室內濕度維持在50%-60%可減輕鼻腔和咽喉黏膜干燥。若無加濕器可在房間放置一盆清水,或進行蒸汽吸入。每日2-3次用生理鹽水清洗鼻腔,能清除分泌物并改善鼻塞癥狀。注意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
3、服用止咳化痰藥物

右美沙芬愈創(chuàng)甘油醚糖漿可抑制延髓咳嗽中樞,適用于干咳癥狀。氨溴索口服溶液能分解痰液中的酸性黏多糖纖維,促進排痰。乙酰半胱氨酸顆粒通過斷裂痰液中黏蛋白的二硫鍵降低痰液黏稠度。使用前需閱讀說明書,避免與其他止咳藥物聯(lián)用。
4、使用抗組胺藥物
氯雷他定片可選擇性阻斷外周H1受體,緩解過敏性鼻炎引發(fā)的流涕癥狀。西替利嗪滴劑適用于兒童患者,能減輕鼻黏膜充血和打噴嚏。馬來酸氯苯那敏片具有中樞抑制作用,夜間服用可改善睡眠質量。需注意部分抗組胺藥物可能引起嗜睡等不良反應。
5、就醫(yī)檢查
若咳嗽持續(xù)超過1周、痰液變黃綠色或伴有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可能提示繼發(fā)細菌感染。肺炎鏈球菌感染可引起下呼吸道炎癥,表現(xiàn)為高熱和膿性痰。流感嗜血桿菌感染多伴隨頭痛和肌肉酸痛。需進行血常規(guī)和胸片檢查,必要時遵醫(yī)囑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或頭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治療。
感冒期間應保持充足休息,每日睡眠時間不少于8小時。飲食選擇易消化的粥類、蒸蛋等食物,適量補充維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類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冷飲。注意根據(jù)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物,外出佩戴口罩減少冷空氣刺激。若出現(xiàn)持續(xù)高熱、意識模糊等嚴重癥狀需立即急診處理?;謴推诳蛇M行適度散步等低強度活動,但應避免劇烈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