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諾達)西格列汀二甲雙胍片(Ⅱ)
西格列汀二甲雙胍片(Ⅱ)
本品為復方制劑,其組份為磷酸西格列汀和鹽酸二甲雙胍?;瘜W名稱:7-[(3R)-3-氨基-1-氧-4-(2,4,5-三氟苯基)丁基]-5,6,7,8-四氫-3-(三氟甲基)-1,2,4-三唑酮[4,3-a]吡嗪磷酸鹽(1:1)一水合物;分子式:C16H15F6N5O·H3PO4·H2O分子量:523.32
本品配合飲食和運動治療,用于經二甲雙胍單藥治療血糖仍控制不佳或正在接受二者聯(lián)合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
一般建議:用本品進行降糖治療時,應根據(jù)患者目前的治療方案、治療的有效程度、對藥物的耐受程度給予個體化的劑量,但不能超過磷酸西格列汀100mg和二甲雙胍2000mg的每日最大推薦劑量。通常的給藥方法是每日兩次,餐中服藥,并且在增加藥物劑量時應當逐漸增量以減少二甲雙胍相關的胃腸道副作用。劑量推薦:根據(jù)患者目前的治療方案來決定本品的初始劑量。每日服藥兩次,餐中服藥。可供選擇的藥物劑量有:50mg西格列汀/500mg鹽酸二甲雙胍;50mg西格列汀/850mg鹽酸二甲雙胍。對于單獨服用二甲雙胍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本品的初始劑量應當提供西格列汀的劑量為50mg每日兩次(每日總劑量100mg)再加上目前正在服用的二甲雙胍的劑量。對于正同時接受西格列汀和二甲雙胍治療,現(xiàn)需要更換治療方案的患者:本品的初始劑量可根據(jù)患者目前正在服用的西格列汀和二甲雙胍的劑量選擇(詳見說明書)。
西格列汀和二甲雙胍: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西格列?。?0mg,每日兩次)和二甲雙胍(1000mg,每日兩次)多劑量聯(lián)合給藥并不會明顯改變各成分藥物的藥代動力學。尚無研究評價本品藥代動力學方面的藥物相互作用,但是,已有研究評價本品的獨立成分西格列汀和二甲雙胍。磷酸西格列?。貉芯克幬锵嗷プ饔玫脑囼灡砻?,西格列汀對以下藥物的藥代動力學不會產生臨床意義的影響:二甲雙胍、羅格列酮、格列本脲、辛伐他汀、華法令以及口服避孕藥。這些資料說明西格列汀不會抑制CYP輔酶CYP3A4、2C8或2C9。體內試驗的結果也表明,西格列汀不會抑制CYP輔酶CYP2D6、1A2、2C19或2B6,也不會誘導產生CYP3A4。已經有研究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人群藥代動力學特點進行了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這些患者服用的其他藥物對西格列汀的藥代動力學沒有產生有臨床意義的影響。這些藥物主要是指2型糖尿病患者經常服用的藥物,包括降膽固醇藥物(如他汀類、貝特類、依折麥布)、抗血小板藥物(如氯吡格雷)、降壓藥(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鈣離子通道阻滯劑、氫氯噻嗪)、鎮(zhèn)痛和非甾體抗炎藥(如萘普生、雙氯芬酸、塞來考昔)、抗抑郁藥(如丁氨苯丙酮、氟西汀、舍曲林)、抗組胺藥(如西替利嗪)、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以及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當?shù)馗咝僚c西格列汀合用時,西格列汀藥代動力學曲線的曲線下面積(AUC,11%)和平均峰藥濃度(Cmax,18%)都有輕度增加。目前認為這種增加程度沒有臨床意義。盡管如此,對于接受地高辛治療的患者仍應適當監(jiān)測。當患者同時服用100mg 西格列汀和600mg環(huán)孢霉素(一種強效的p-糖蛋白抑制劑)時,西格列汀藥代動力學曲線的AUC和Cmax分別增加了29%和68%左右。但上述西格列汀的藥代動力學變化被認為不具有臨床意義。格列本脲:一項以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的試驗研究了單次給藥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結果表明,二甲雙胍和格列本脲聯(lián)合治療不會對二甲雙胍的藥代動力學或藥效學造成任何影響。研究中還可以觀察到格列本脲藥代動力學曲線的AUC減少、Cmax降低,但沒有固定的趨勢。由于是單次給藥藥物試驗,且格列本脲的血藥濃度與其藥效學之間沒有相關性,因此觀察到的這種藥物相互作用的臨床意義不大。呋塞米:一項以健康受試者為研究對象的臨床試驗研究了單次給藥二甲雙胍和呋塞米之間的相互作用。研究結果表明,聯(lián)合治療對兩種藥物各自的藥效學參數(shù)都有影響。呋塞米使得二甲雙胍的血Cmax值增加了22%,ACU值增加了15%,但腎臟清除率沒有明顯變化。而二甲雙胍使呋塞米的Cmax值比單獨用藥時降低了31%,AUC值減少了12%,藥物的終末半衰期減少了32%,但腎臟清除率沒有明顯變化。沒有文獻記錄有關二甲雙胍和呋塞米長期共同用藥時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硝苯地平:一項以健康受試者為研究對象的臨床試驗研究了單次給藥二甲雙胍和硝苯地平之間的相互作用。研究結果表明,與硝苯地平合用可以使二甲雙胍的Cmax值升高20%,AUC升高9%,并增加尿液中二甲雙胍的排泄量。二甲雙胍的Tmax和半衰期不受影響。硝苯地平似乎還可以增加二甲雙胍的吸收。二甲雙胍對硝苯地平的影響很小。陽離子藥物∶通過腎小管分泌系統(tǒng)清除的陽離子藥物(如阿米洛利、地高辛、嗎 啡、普魯卡因酰胺、奎尼丁、奎寧、雷尼替丁、氨苯喋啶、甲氧芐氨嘧啶、萬古霉素),在理論上應當與二甲雙胍存在相互作用,因為二者需要競爭共同的腎小管轉運系統(tǒng)。有試驗以健康受試者為研究對象研究了單次給藥和多次給藥的二甲雙胍與西咪替丁的藥物相互作用。結果發(fā)現(xiàn)二甲雙胍和口服西咪替丁存在上述藥物相互作用。這兩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時,二甲雙胍的血漿和全血的藥物濃度的峰值升高了60%,血漿和全血的AUC值升高了40%。單次給藥藥物研究中沒有觀察到二甲雙胍的清除半衰期有任何變化。二甲雙胍對西咪替丁的藥代動力學沒有影響。盡管上述陽離子藥物與本品的相互作用還停留在理論水平(除了西咪替丁以外),但如果患者正在服用經近端腎小管分泌系統(tǒng)清除的陽離子藥物,則建議醫(yī)生應當仔細監(jiān)測這類患者臨床狀況的變化,并相應調整本品和/或伴隨藥物的劑量。其他藥物:有些藥物容易引起高血糖,從而導致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這類藥物包括噻嗪類及其他利尿藥、皮質類固醇、吩噻嗪、甲狀腺藥物、雌激素、口服避孕藥、苯妥英類、煙酸、擬交感神經藥、鈣離子通道阻滯劑以及異煙肼。如果接受本品治療的患者還服用了上述藥物,則醫(yī)生應當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血糖,保證血糖控制良好。在健康受試者中開展的試驗表明,單次給藥時二甲雙胍與普萘洛爾以及二甲雙胍和布洛芬之間不會相互影響各自的藥代動力學?;酋k孱愃幬锟梢耘c血清蛋白廣泛結合,與之不同的是二甲雙胍?guī)缀醪慌c血漿蛋白結合,因此蛋白結合力高的藥物與二甲雙胍之間的發(fā)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較小,這類藥物包括水楊酸鹽、氨磺酰、氯乙酸和丙磺舒。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1.孕婦:本品目前還沒有關于妊娠婦女服用本品或其所含成分的充分對照研究,所以對本品在妊娠婦女中的安全性還不清楚。跟其他口服降血糖藥物一樣,不推薦婦女在妊娠期服用本品。目前未進行本品對生殖能力影響的動物研究。以下是單獨針對西格列汀或二甲雙胍的研究發(fā)現(xiàn)。磷酸西格列?。涸诖笫蠛屯玫钠鞴侔l(fā)育期,給予大鼠口服達到250mg/kg劑量的西格列汀,或給予兔子口服達到125mg/kg劑量(成人推薦的藥物劑量是100mg/天,相當于成人劑量的32倍和22倍)的西格列汀都不會致畸。當大鼠的口服藥物劑量達到1000mg/kg/天(約為成人劑量的100倍,成人推薦劑量為100mg/天)時,其胎兒的肋骨畸形(肋骨缺失、發(fā)育不全和波形肋骨)發(fā)生率略有升高。當大鼠的口服藥物劑量達到1000mg/kg/天時,斷奶前的后代雄、雌鼠平均體重輕度下降,斷奶后的后代雄鼠體重增加。然而,動物的繁殖研究并不是總能夠預見人類的反應。鹽酸二甲雙胍:二甲雙胍的劑量達到600mg/kg/天時還不會對大鼠和兔子產生致畸作用。如果按照體表面積計算,則大鼠和兔的藥物劑量分別是人類每日劑量2000mg的2倍和6倍。胎兒藥物濃度的測量結果表明存在針對二甲雙胍的部分胎盤屏障。2.哺乳期婦女:目前還沒有對哺乳期動物進行過關于本品的研究。從對各單獨成分的研究來看,西格列汀和二甲雙胍都可以經哺乳期大鼠乳汁分泌。西格列汀是否會分泌到人乳中目前還不清楚。因此哺乳期婦女不能服用本品。兒童用藥:尚未在18歲以下的兒童患者中開展對本品療效和安全性的研究。老年用藥:本品因為西格列汀和二甲雙胍主要是通過腎臟排泄,而年齡的增長是與腎功能下降相關的,因此隨著患者年齡的增長應當謹慎服用本品。醫(yī)生應仔細、規(guī)律地監(jiān)測患者的腎功能,并在此基礎上謹慎選擇藥物劑量(參見注意事項-腎功能監(jiān)測)。磷酸西格列汀:臨床試驗的結果表明,西格列汀在老年人群(≥65歲)中的安全性和療效與年輕患者(<65歲)相當。鹽酸二甲雙胍:二甲雙胍的對照臨床試驗并沒有招募到足夠數(shù)量的老年患者,因此無法衡量老年患者對藥物的反應是否與年輕患者不同,盡管從其他已經取得的臨床報道來看,還沒有發(fā)現(xiàn)老年患者和年輕患者對藥物反應的區(qū)別。已知二甲雙胍主要是通過腎臟排泄,由于腎功能受損的患者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的風險更高,因此二甲雙胍只能用于腎功能正常的患者(參見禁忌)。
臨床試驗經驗:因為臨床試驗是在不同條件下進行的,因此,不能將一個藥物在臨床試驗中所觀察到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另一藥物在臨床試驗中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進行直接比較,并且臨床試驗中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也不一定能反映臨床實踐中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西格列汀和二甲雙胍聯(lián)合治療:初始聯(lián)合治療:在一項為期24周的安慰劑對照析因設計試驗中,患者的初始治療方案為西格列汀50mg,每日兩次,聯(lián)合使用二甲雙胍500mg或1000mg,每日兩次,聯(lián)合治療組患者中發(fā)生率5%(并且發(fā)生率大于接受安慰劑治療的患者)的不良反應(無論研究者對因果關系的評估如何)可參見表1。其余詳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