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濤:子宮肌瘤也分不同類型?癥狀、治療大不同!
一、什么是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Uterine Fibroids)是由子宮平滑肌細胞異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腫瘤,其發(fā)生與雌激素水平密切相關。雖然大多數肌瘤不會惡變,但根據生長位置的不同,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癥狀,甚至影響生育。
二、子宮肌瘤的5種類型
1. 漿膜下肌瘤(Subserosal Fibroids)
生長位置:位于子宮外壁,向外突出生長。
常見癥狀:
體積較小時可能無癥狀
較大時可能壓迫膀胱(尿頻)或直腸(便秘)
少數情況下可能引起下腹墜脹感
對月經的影響:通常不影響月經量
2. 肌壁間肌瘤(Intramural Fibroids)
生長位置:生長在子宮肌層內,是常見的類型。
常見癥狀:
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
痛經或下腹隱痛
子宮增大,可能摸到腹部包塊
對生育的影響:若肌瘤較大或靠近內膜,可能影響受孕或增加流產風險
3. 黏膜下肌瘤(Submucosal Fibroids)
生長位置:向宮腔內突出,甚至完全位于宮腔內。
常見癥狀:
月經量極大,可能導致貧血(頭暈、乏力)
嚴重痛經
不孕或反復流產(因影響胚胎著床)
治療特點:通常需要積極干預,如宮腔鏡手術
4. 帶蒂肌瘤(Pedunculated Fibroids)
生長位置:通過“蒂”與子宮相連,可長在子宮外(漿膜下帶蒂)或子宮內(黏膜下帶蒂)。
常見癥狀:
平時可能無癥狀
若蒂扭轉,可能突發(fā)劇烈腹痛(需急診處理)
5. 宮頸肌瘤(Cervical Fibroids)
生長位置:位于子宮頸,較少見。
常見癥狀:
壓迫膀胱或直腸,導致排尿困難、便秘
性交疼痛
可能影響順產
三、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子宮肌瘤?
如果出現以下癥狀,建議盡早就醫(yī)檢查:
? 月經異常(量多、經期延長、痛經加重)
? 貧血表現(頭暈、乏力、面色蒼白)
? 壓迫癥狀(尿頻、便秘、腹脹)
? 不孕或反復流產
常用檢查方法:
超聲(B超/陰超):比較常用,可初步判斷肌瘤大小和位置
MRI(磁共振):更準確,適合復雜病例或術前評估
宮腔鏡檢查:適用于黏膜下肌瘤
四、子宮肌瘤需要治療嗎?
并非所有肌瘤都需要治療,醫(yī)生通常會根據以下因素制定方案:
? 癥狀嚴重程度(如貧血、疼痛)
? 肌瘤大小和位置
? 年齡和生育需求
常見的治liao方式
觀察等待:無癥狀的小肌瘤,定期復查即可
藥物:如避孕藥、GnRH-a(縮小子宮肌瘤,緩解癥狀)
手術:
肌瘤切除術(保留子宮,適合有生育需求者)
子宮切除術(適用于無生育需求、癥狀嚴重的患者
五、如何預防子宮肌瘤?
目前尚無明確預防方法,但以下措施可能有助于降低風險:
? 保持健康體重(肥胖女性雌激素水平較高,風險增加)
? 均衡飲食(減少紅肉攝入,多吃蔬菜水果)
? 規(guī)律運動(有助于調節(jié)激素水平)
? 避免長期使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
子宮肌瘤雖然常見,但不同類型的肌瘤癥狀和危害差異較大。如果出現異常月經、腹痛或不孕等問題,建議盡早就醫(yī)檢查,以便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關愛自己,從了解身體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