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炎可通過抬高患肢、局部熱敷、穿戴彈力襪、藥物外敷、調(diào)整生活習慣等方式護理。靜脈炎通常由靜脈輸液刺激、血管內(nèi)皮損傷、血液高凝狀態(tài)、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將患肢抬高超過心臟水平15-30厘米,利用重力促進靜脈回流。每日可重復進行3-4次,每次持續(xù)20-30分鐘。下肢靜脈炎患者睡眠時可在小腿下方墊軟枕。上肢靜脈炎患者活動時可使用三角巾懸吊支撐。
采用40-45℃溫水浸濕毛巾敷于紅腫區(qū)域,每次15-20分鐘,每日2-3次。熱敷能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但需避開破損皮膚。合并血栓性靜脈炎時應改用冷敷,可用冰袋包裹毛巾后間斷冷敷。
下肢靜脈炎患者需選擇二級壓力醫(yī)用彈力襪,晨起前臥床穿戴,覆蓋至膝蓋上方。彈力襪通過梯度壓力促進血液回流,每日穿戴時間不超過8小時。上肢靜脈炎可使用彈性繃帶自遠端向近端纏繞。
遵醫(yī)囑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外涂患處,每日2次輕柔按摩至吸收。合并感染時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中藥金黃散用茶水調(diào)敷可緩解局部腫痛。外敷藥物前需清潔皮膚,出現(xiàn)過敏應立即停用。
每日飲水量保持1500-2000毫升,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久坐。飲食增加西藍花、深海魚類等抗炎食物,限制高鹽高脂飲食。吸煙患者需戒煙,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恢復期可進行踝泵運動鍛煉腓腸肌。
靜脈炎護理期間需每日觀察皮膚溫度、顏色變化,若出現(xiàn)發(fā)熱、條索狀硬結延伸等情況應及時就醫(yī)。避免搔抓或擠壓炎癥部位,穿著寬松棉質衣物減少摩擦。輸液引起的靜脈炎應更換注射部位,必要時進行超聲檢查排除血栓形成。合并糖尿病或周圍血管病變患者需加強足部護理,預防皮膚破潰感染。
54次瀏覽 2025-11-21
117次瀏覽 2025-11-21
108次瀏覽 2025-11-21
129次瀏覽 2025-11-21
115次瀏覽 2025-11-21
249次瀏覽 2025-11-21
109次瀏覽 2025-11-21
136次瀏覽 2025-11-21
54次瀏覽 2025-11-21
134次瀏覽 2025-11-21
156次瀏覽 2025-11-21
638次瀏覽 2025-11-21
70次瀏覽 2025-11-21
133次瀏覽 2025-11-21
370次瀏覽 2024-09-25
263次瀏覽 2025-03-21
74次瀏覽 2025-11-21
73次瀏覽 2025-11-21
106次瀏覽 2025-11-21
565次瀏覽 2025-11-21
208次瀏覽 2025-11-21
80次瀏覽 2025-11-21
852次瀏覽
1046次瀏覽
723次瀏覽
716次瀏覽
960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