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是鼻腔或鼻竇黏膜長期炎癥刺激導致的良性增生組織,主要表現(xiàn)為鼻塞、嗅覺減退、流涕等癥狀。鼻息肉可能與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哮喘、阿司匹林不耐受綜合征等因素有關,通常需要通過鼻內(nèi)鏡檢查確診。
長期慢性鼻炎或鼻竇炎會導致黏膜水腫和增生,逐漸形成息肉樣組織。患者可能出現(xiàn)持續(xù)性鼻塞、膿性鼻涕等癥狀。治療可遵醫(yī)囑使用布地奈德鼻噴霧劑、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等糖皮質(zhì)激素,或進行鼻竇沖洗。若藥物控制不佳,可考慮鼻內(nèi)鏡手術切除。
過敏性鼻炎患者因反復接觸過敏原,鼻腔黏膜發(fā)生變態(tài)反應性炎癥,容易誘發(fā)息肉形成。這類患者常伴發(fā)眼癢、陣發(fā)性噴嚏。除避免接觸過敏原外,可遵醫(yī)囑使用氯雷他定片、鹽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組胺藥,配合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控制炎癥。
部分患者對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抗炎藥存在特異性反應,表現(xiàn)為哮喘、鼻息肉和藥物過敏三聯(lián)征。這類息肉往往復發(fā)率高,需嚴格避免使用相關藥物,必要時需進行脫敏治療??刂瓢Y狀可選用孟魯司特鈉片等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鼻中隔偏曲、中鼻甲氣化等解剖變異會導致鼻腔通氣引流障礙,增加息肉發(fā)生風險。患者可能伴有頭痛、面部壓迫感。輕度可通過藥物治療緩解,嚴重者需手術矯正解剖異常并切除息肉。
曲霉菌等真菌感染可能誘發(fā)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形成特征性黏稠分泌物和息肉?;颊叱S谐粑侗翘?、鼻腔結痂。確診需病理檢查,治療需手術清除病灶后配合伊曲康唑膠囊等抗真菌藥物。
鼻息肉患者日常應保持鼻腔清潔,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避免用力擤鼻。注意預防感冒,戒煙并遠離粉塵環(huán)境。飲食宜清淡,減少辛辣刺激食物攝入。若出現(xiàn)持續(xù)鼻塞、頭痛、視力改變等癥狀應及時復查,息肉較大或藥物治療無效時需考慮手術干預。術后需定期隨訪,防止復發(fā)。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743次瀏覽 2023-08-28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401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11-10
733次瀏覽
646次瀏覽
856次瀏覽
893次瀏覽
853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