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低下導致的濕疹可通過保濕護理、外用藥物、口服藥物、光療、免疫調節(jié)等方式治療。濕疹通常由皮膚屏障受損、免疫異常、過敏反應、微生物感染、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
濕疹患者皮膚屏障功能受損,需每日使用含神經酰胺、尿素或甘油的保濕霜,尤其在沐浴后3分鐘內涂抹。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精的護膚品,洗澡水溫控制在37℃以下,時間不超過10分鐘。棉質衣物可減少摩擦刺激。
急性期滲出可用硼酸溶液濕敷,亞急性期選用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等弱效糖皮質激素。慢性肥厚皮損可使用鹵米松乳膏,合并感染時聯(lián)用莫匹羅星軟膏。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如他克莫司軟膏適用于面部及兒童。
瘙癢劇烈可口服氯雷他定片等抗組胺藥,嚴重泛發(fā)者短期服用潑尼松片。反復感染者用轉移因子膠囊調節(jié)免疫,合并焦慮時考慮鹽酸多塞平片。需監(jiān)測血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
窄譜UVB適用于慢性頑固性濕疹,每周2-3次,累計20-30次。UVA1對特應性皮炎效果顯著。治療期間需佩戴護目鏡,注意皮膚干燥防護,禁忌用于光敏感者。
重度患者可考慮環(huán)孢素軟膠囊或甲氨蝶呤片,需定期檢測血壓及淋巴細胞亞群。生物制劑如度普利尤單抗注射液適用于Th2通路異常者。益生菌制劑可能改善腸道菌群失調。
濕疹患者應保持居住環(huán)境濕度在50%-60%,避免接觸羊毛制品、塵螨等過敏原。飲食記錄可疑致敏食物如牛奶、雞蛋,但無須盲目忌口。規(guī)律作息、適度運動有助于免疫平衡,壓力管理可通過正念訓練實現(xiàn)。合并糖尿病等基礎疾病需積極控制,每年接種流感疫苗預防感染誘發(fā)加重。所有治療需在皮膚科醫(yī)生指導下個體化調整,避免長期濫用強效激素。
194次瀏覽 2025-10-21
385次瀏覽 2025-10-21
2225次瀏覽 2025-10-21
187次瀏覽 2025-07-15
101次瀏覽 2025-10-21
59次瀏覽 2025-07-15
294次瀏覽 2025-10-21
287次瀏覽 2025-10-21
376次瀏覽 2025-10-21
385次瀏覽 2025-10-21
940次瀏覽 2025-10-21
753次瀏覽 2025-10-21
310次瀏覽 2025-10-21
718次瀏覽 2025-10-21
448次瀏覽 2025-10-21
265次瀏覽 2025-10-21
334次瀏覽 2025-10-21
219次瀏覽 2025-10-21
160次瀏覽 2025-10-21
446次瀏覽 2025-10-21
595次瀏覽 2025-10-21
395次瀏覽 2025-10-21
632次瀏覽
637次瀏覽
530次瀏覽
601次瀏覽
793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