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頭炎可通過局部清潔護理、外用藥物、口服藥物、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治療。龜頭炎通常由細菌感染、真菌感染、過敏反應、包皮過長、衛(wèi)生不良等原因引起。
每日用溫水清洗龜頭及包皮內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劑。保持局部干燥,可選擇透氣性好的棉質內褲。包皮過長者需注意翻轉清洗并復位,防止包皮垢堆積。合并輕度紅腫時可配合生理鹽水濕敷。
細菌性龜頭炎可選用莫匹羅星軟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真菌性龜頭炎建議使用克霉唑乳膏或硝酸咪康唑散。過敏性龜頭炎需停用致敏物質,并涂抹氫化可的松乳膏。用藥前需清潔患處,薄涂藥物后避免立即穿衣摩擦。
細菌感染嚴重時可口服頭孢克洛分散片或阿奇霉素片。真菌感染反復發(fā)作需服用氟康唑膠囊。過敏癥狀明顯者配合氯雷他定片。藥物使用需嚴格遵醫(yī)囑,完成全程治療以防復發(fā)。
頑固性龜頭炎可采用紅光照射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炎癥消退。合并潰瘍時可選擇低能量激光加速創(chuàng)面愈合。治療期間需避免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
包皮過長或包莖導致的反復龜頭炎,建議行包皮環(huán)切術。術后需定期換藥,使用苯扎氯銨溶液沖洗預防感染。瘢痕性包莖需行包皮成形術恢復解剖結構。
日常需避免不潔性行為,性伴侶應同步檢查治療。飲食宜清淡,減少辛辣刺激食物攝入。選擇寬松透氣衣物,避免久坐潮濕環(huán)境。治療后定期復查,觀察有無復發(fā)跡象。合并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者需積極控制血糖。出現(xiàn)膿性分泌物、潰瘍加重或發(fā)熱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yī)。
122次瀏覽 2025-10-15
103次瀏覽 2025-10-15
127次瀏覽 2025-10-15
111次瀏覽 2025-10-15
144次瀏覽 2025-10-15
164次瀏覽 2025-10-15
495次瀏覽 2025-10-15
168次瀏覽 2025-10-15
174次瀏覽 2025-03-21
92次瀏覽 2025-07-15
90次瀏覽 2025-10-15
264次瀏覽 2025-10-15
205次瀏覽 2025-10-15
164次瀏覽 2025-10-15
157次瀏覽 2025-10-15
97次瀏覽 2025-10-15
153次瀏覽 2025-10-15
135次瀏覽 2025-10-15
150次瀏覽 2025-10-15
132次瀏覽 2025-10-15
167次瀏覽 2025-10-15
284次瀏覽 2025-10-15
335次瀏覽
522次瀏覽
561次瀏覽
233次瀏覽
344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