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臟疾病,屬于病毒性肝炎的一種,主要通過血液傳播、性接觸傳播和母嬰傳播。
丙型肝炎病毒屬于黃病毒科,為單股正鏈RNA病毒,具有高度變異性。病毒侵入人體后主要靶向肝細胞,在肝細胞內復制并釋放新病毒顆粒,導致肝細胞損傷。病毒存在多種基因型,不同基因型對治療反應存在差異。
主要傳播方式包括經(jīng)輸血或血制品傳播、經(jīng)破損皮膚和黏膜傳播、性接觸傳播以及母嬰垂直傳播。使用未經(jīng)嚴格消毒的醫(yī)療器械、共用注射器、紋身或穿耳洞等行為都可能成為傳播途徑。日常生活接觸如共用餐具、擁抱等不會傳播病毒。
急性感染期可能出現(xiàn)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右上腹不適等癥狀,但約80%患者無明顯癥狀。慢性化概率較高,可發(fā)展為慢性肝炎、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部分患者可能出現(xiàn)肝外表現(xiàn)如冷球蛋白血癥、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等。
診斷需結合血清學檢測和核酸檢測???HCV抗體檢測可篩查感染史,HCV RNA檢測能確認現(xiàn)癥感染并評估病毒載量。肝功能檢查可反映肝損傷程度,必要時需進行肝臟彈性檢測或肝活檢評估纖維化分期。
目前主要采用直接抗病毒藥物方案,如索磷布韋維帕他韋片、格卡瑞韋哌侖他韋片等。這些藥物能針對病毒復制關鍵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90%以上的持續(xù)病毒學應答。治療前需評估肝腎功能、病毒基因型及藥物相互作用,治療期間需定期監(jiān)測療效和不良反應。
預防丙肝需避免高危行為,不與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須刀等個人物品,確保醫(yī)療操作和美容服務的器械消毒規(guī)范。確診患者應避免飲酒,保持規(guī)律作息和均衡飲食,定期復查肝功能與病毒學指標。接種甲肝和乙肝疫苗可預防重疊感染加重肝損傷。出現(xiàn)不明原因乏力、黃疸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yī)檢查。
223次瀏覽 2025-11-07
87次瀏覽 2025-11-07
177次瀏覽 2025-11-07
233次瀏覽 2025-11-07
134次瀏覽 2025-11-07
113次瀏覽 2025-11-07
953次瀏覽 2025-11-07
141次瀏覽 2025-11-07
143次瀏覽 2025-11-07
169次瀏覽 2025-11-07
743次瀏覽 2023-08-28
1303次瀏覽 2025-11-07
64次瀏覽 2025-11-07
225次瀏覽 2025-11-07
142次瀏覽 2025-11-07
370次瀏覽 2024-09-25
382次瀏覽 2025-11-07
212次瀏覽 2025-11-07
123次瀏覽 2025-11-07
300次瀏覽 2025-11-07
208次瀏覽 2025-11-07
132次瀏覽 2025-11-07
1026次瀏覽
465次瀏覽
765次瀏覽
628次瀏覽
653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