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灌注化療可通過腹腔熱灌注化療、胸腔熱灌注化療、膀胱熱灌注化療、肢體隔離熱灌注化療、盆腔熱灌注化療等方式實施。熱灌注化療通常用于治療惡性腫瘤腹膜轉(zhuǎn)移、胸腔積液、膀胱癌、肢體惡性黑色素瘤、婦科腫瘤等疾病。
腹腔熱灌注化療主要用于治療胃癌、結(jié)直腸癌、卵巢癌等引起的腹膜轉(zhuǎn)移。將加熱后的化療藥物灌注到腹腔內(nèi),溫度維持在42-43攝氏度,持續(xù)60-90分鐘。常用藥物有順鉑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奧沙利鉑注射液等。治療過程中需要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可能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痛等不良反應(yīng)。
胸腔熱灌注化療適用于肺癌、乳腺癌等引起的惡性胸腔積液。通過胸腔引流管將加熱的化療藥物灌注到胸腔,溫度控制在40-42攝氏度,持續(xù)30-60分鐘。常用藥物包括博來霉素注射液、順鉑注射液、絲裂霉素注射液等。治療期間需觀察患者呼吸情況,可能引起胸痛、發(fā)熱等不適。
膀胱熱灌注化療主要用于治療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通過導(dǎo)尿管將加熱的化療藥物灌注到膀胱內(nèi),溫度維持在42-43攝氏度,保留30-60分鐘后排出。常用藥物有表柔比星注射液、絲裂霉素注射液、吉西他濱注射液等。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尿頻、尿急、血尿等膀胱刺激癥狀。
肢體隔離熱灌注化療適用于肢體惡性黑色素瘤、軟組織肉瘤等。使用體外循環(huán)裝置將肢體血液循環(huán)暫時隔離,灌注加熱的化療藥物,溫度維持在40-42攝氏度,持續(xù)60分鐘。常用藥物有美法侖注射液、順鉑注射液等。治療期間需密切監(jiān)測肢體血液循環(huán),可能引起肢體腫脹、疼痛等反應(yīng)。
盆腔熱灌注化療主要用于治療宮頸癌、子宮內(nèi)膜癌等婦科腫瘤。通過盆腔灌注導(dǎo)管將加熱的化療藥物輸送到盆腔,溫度控制在42-43攝氏度,持續(xù)60-90分鐘。常用藥物有順鉑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卡鉑注射液等。治療過程中可能引起下腹疼痛、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yīng)。
熱灌注化療后患者需臥床休息24-48小時,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飲食上建議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適當(dāng)補充優(yōu)質(zhì)蛋白和維生素,有助于身體恢復(fù)。保持治療部位清潔干燥,避免劇烈運動。定期復(fù)查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等指標(biāo),如有發(fā)熱、持續(xù)疼痛等不適癥狀應(yīng)及時就醫(yī)。治療期間應(yīng)保持良好心態(tài),積極配合醫(yī)生完成整個療程。
668次瀏覽 2024-01-05
0次瀏覽 2025-08-30
0次瀏覽 2025-08-30
0次瀏覽 2025-08-30
0次瀏覽 2025-08-30
0次瀏覽 2025-08-30
0次瀏覽 2025-08-30
0次瀏覽 2025-08-30
0次瀏覽 2025-08-30
0次瀏覽 2025-08-30
0次瀏覽 2025-08-30
0次瀏覽 2025-08-30
0次瀏覽 2025-08-30
0次瀏覽 2025-08-30
0次瀏覽 2025-08-30
92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8-30
0次瀏覽 2025-08-30
0次瀏覽 2025-08-30
0次瀏覽 2025-08-30
0次瀏覽 2025-08-30
0次瀏覽 2025-08-30
4826次瀏覽
4914次瀏覽
4775次瀏覽
4719次瀏覽
4929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