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可通過生活干預、藥物治療、內(nèi)鏡治療、介入治療、肝移植等方式治療。肝硬化通常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膽汁淤積、代謝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肝硬化患者需嚴格戒酒,避免高脂高鹽飲食,每日蛋白質(zhì)攝入量控制在每公斤體重1-1.2克。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K,推薦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魚肉、雞蛋白、嫩葉蔬菜。保持每日尿量在1500毫升以上,限制鈉鹽攝入在每日2克以下。睡眠時間保證7-8小時,避免腹部受壓的睡姿。
抗纖維化藥物如復方鱉甲軟肝片可抑制肝星狀細胞活化,需配合護肝藥物如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使用。針對門脈高壓可使用普萘洛爾片降低門靜脈壓力,聯(lián)合利尿劑呋塞米片緩解腹水。合并感染時需根據(jù)藥敏試驗選用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鈉注射液。所有藥物使用需監(jiān)測肝功能變化,避免使用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需定期進行胃鏡檢查,發(fā)現(xiàn)紅色征時可實施內(nèi)鏡下套扎術(shù)。急性出血期首選組織膠注射治療,配合生長抑素類似物奧曲肽注射液控制出血。術(shù)后需禁食24小時,逐步過渡到流質(zhì)飲食。內(nèi)鏡治療間隔時間一般為4-6周,需完成3-5次序貫治療才能有效消除曲張靜脈。
經(jīng)頸靜脈肝內(nèi)門體分流術(shù)適用于反復出血或難治性腹水患者,通過支架建立肝內(nèi)分流道降低門脈壓力。術(shù)前需評估肝儲備功能,Child-Pugh評分大于10分者慎用。術(shù)后需長期服用抗凝藥物如華法林鈉片,定期復查支架通暢情況。部分患者可選擇脾動脈栓塞術(shù)改善脾功能亢進癥狀。
終末期肝硬化患者符合米蘭標準可考慮肝移植,術(shù)前需全面評估心肺腎功能?;铙w肝移植需確保供體剩余肝體積大于30%,受體移植肝重量需達到標準肝體積的40%以上。術(shù)后需終身服用免疫抑制劑如他克莫司膠囊,定期監(jiān)測血藥濃度。移植后1年生存率可達85%,5年生存率約70%。
肝硬化患者應建立規(guī)律的隨訪計劃,每3個月復查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腹部超聲。飲食注意少食多餐,避免堅硬粗糙食物劃傷曲張靜脈。適度進行有氧運動如散步、太極拳,避免劇烈運動導致腹壓驟增。保持情緒穩(wěn)定,冬季注意保暖預防呼吸道感染。出現(xiàn)意識改變、嘔血黑便等癥狀需立即就醫(yī)。
127次瀏覽 2025-11-22
150次瀏覽 2025-11-22
43次瀏覽 2025-11-22
0次瀏覽 2025-11-22
123次瀏覽 2025-11-22
108次瀏覽 2025-11-22
132次瀏覽 2025-11-22
340次瀏覽 2025-11-22
171次瀏覽 2025-11-22
84次瀏覽 2025-11-22
39次瀏覽 2025-11-22
68次瀏覽 2025-11-22
153次瀏覽 2025-11-22
119次瀏覽 2025-11-22
73次瀏覽 2025-11-22
73次瀏覽 2025-11-22
263次瀏覽 2025-03-21
179次瀏覽 2025-11-22
64次瀏覽 2025-11-22
607次瀏覽 2025-11-22
154次瀏覽 2025-11-22
728次瀏覽 2024-01-05
1219次瀏覽
938次瀏覽
781次瀏覽
880次瀏覽
1070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