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溝炎可通過保持局部清潔、外用抗生素藥膏、口服抗生素、切開引流、拔甲等方式治療。甲溝炎通常由細菌感染、嵌甲、外傷、真菌感染、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甲溝炎患者需每日用溫水及溫和肥皂清洗患處,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潔劑。清洗后需徹底擦干,保持趾甲或指甲周圍皮膚干燥。可配合使用碘伏溶液局部消毒,減少細菌滋生。清潔時動作應(yīng)輕柔,避免用力擠壓或撕扯甲周皮膚。
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等外用抗生素可抑制細菌生長。使用時需先清潔患處,取適量藥膏均勻涂抹于紅腫區(qū)域,每日重復進行。若出現(xiàn)皮膚過敏反應(yīng)應(yīng)立即停用。藥膏治療期間需避免包扎過緊,保持透氣。
頭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鹽酸左氧氟沙星片等口服抗生素適用于感染擴散的情況。藥物需在醫(yī)生指導下規(guī)范使用,完成整個療程以防耐藥性產(chǎn)生。服藥期間可能出現(xiàn)胃腸不適等副作用,需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當甲溝炎形成膿腫時,需由醫(yī)生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切開引流。手術(shù)會排出膿液并放置引流條,術(shù)后需定期換藥。該操作能迅速緩解疼痛并控制感染,但需嚴格無菌操作以避免繼發(fā)感染。術(shù)后應(yīng)避免患處碰水直至愈合。
對于反復發(fā)作的慢性甲溝炎或嚴重嵌甲,可能需要部分或完全拔除指甲。手術(shù)在局麻下進行,術(shù)后需包扎并口服抗生素。新指甲通常需要數(shù)月才能完全長出,期間需特別注意保護甲床。拔甲后應(yīng)穿寬松鞋襪減少壓迫。
甲溝炎患者日常應(yīng)選擇寬松透氣的鞋襪,避免趾甲修剪過短或過深。保持手腳干燥,運動后及時更換汗?jié)裥m。均衡飲食有助于增強免疫力,可適量補充富含維生素C和鋅的食物。若出現(xiàn)持續(xù)紅腫熱痛或膿液分泌,應(yīng)及時就醫(yī)避免感染擴散。糖尿病患者更需嚴格控制血糖以促進傷口愈合。
65736次瀏覽
62772次播放 2021-11-02
78852次播放 2021-09-01
76564次播放 2021-07-29
102264次播放 2021-07-29
89325次播放 2021-04-26
70455次瀏覽
59515次瀏覽
63600次瀏覽
60260次瀏覽
242次瀏覽 2025-11-04
316次瀏覽 2025-11-04
684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59次瀏覽 2025-07-15
227次瀏覽 2025-11-04
92次瀏覽 2025-07-15
232次瀏覽 2025-11-04
200次瀏覽 2025-11-04
211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556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226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243次瀏覽 2025-11-04
244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336次瀏覽 2025-11-04
228次瀏覽 2025-11-04
465次瀏覽
487次瀏覽
541次瀏覽
638次瀏覽
707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