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艾滋病主要有血液抗體檢測、核酸檢測、抗原抗體聯(lián)合檢測、口腔黏膜滲出液檢測、尿液檢測等方法。艾滋病通常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可通過性接觸、血液傳播、母嬰傳播等途徑感染。
血液抗體檢測是臨床最常用的艾滋病篩查方法,通過檢測血液中HIV抗體判斷是否感染。感染后2-8周可檢出抗體,窗口期可能出現(xiàn)假陰性結(jié)果。檢測陽性需進行補充試驗確認,常用方法包括免疫印跡試驗和核酸檢測。建議高危行為后4周進行初次篩查,3個月后復查排除感染可能。
核酸檢測可直接檢測HIV病毒核酸,窗口期僅1-2周,適用于早期診斷和高危暴露后應(yīng)急檢測。該方法能定量檢測病毒載量,用于評估治療效果。核酸檢測靈敏度高但成本較高,通常作為抗體檢測的補充手段。急性期感染者和新生兒早期診斷可優(yōu)先選擇該方法。
抗原抗體聯(lián)合檢測可同時檢測HIV p24抗原和抗體,窗口期約2-4周。該方法能更早發(fā)現(xiàn)感染,降低輸血傳播風險。第四代檢測試劑已將窗口期縮短至15天左右。檢測結(jié)果需結(jié)合臨床表現(xiàn)和其他實驗室檢查綜合判斷,避免假陽性干擾。
口腔黏膜滲出液檢測通過采集牙齦滲出液檢測HIV抗體,具有無創(chuàng)、便捷的優(yōu)點。該方法適合現(xiàn)場篩查和不愿采血的人群,但靈敏度略低于血液檢測。陰性結(jié)果不能完全排除感染,建議高危人群定期復查。操作需嚴格按說明書進行,避免樣本污染影響結(jié)果。
尿液HIV抗體檢測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采樣方便且避免針刺傷害。該方法特異性較高但靈敏度有限,陽性結(jié)果需血液檢測確認。適用于體檢篩查和流行病學調(diào)查,檢測窗口期與血液抗體檢測相近。尿液樣本需新鮮采集,2-8℃保存不超過48小時。
建議有高危行為者及時進行艾滋病檢測,窗口期后復查排除感染可能。日常應(yīng)避免不安全性行為、不共用注射器等風險行為。確診感染者需盡早開始抗病毒治療,定期監(jiān)測CD4細胞計數(shù)和病毒載量。醫(yī)療機構(gòu)檢測需遵循知情同意和保密原則,提供專業(yè)的檢測前后咨詢服務(wù)。
235次瀏覽 2025-09-26
174次瀏覽 2025-03-21
211次瀏覽 2025-09-26
164次瀏覽 2025-09-26
252次瀏覽 2025-09-26
190次瀏覽 2025-09-26
173次瀏覽 2025-09-26
206次瀏覽 2025-09-26
824次瀏覽 2025-09-26
1425次瀏覽 2025-09-26
377次瀏覽 2025-09-26
286次瀏覽 2025-09-26
124次瀏覽 2025-09-26
414次瀏覽 2025-09-26
193次瀏覽 2025-09-26
385次瀏覽 2025-09-26
118次瀏覽 2025-09-26
159次瀏覽 2025-09-26
187次瀏覽 2025-07-15
321次瀏覽 2025-09-26
508次瀏覽 2025-09-26
141次瀏覽 2025-09-26
235次瀏覽
248次瀏覽
214次瀏覽
238次瀏覽
5220次瀏覽